多家企业争相入局 支付牌照成构建金融生态圈“必争之地”

2021-04-12 08:40:12|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支付市场再迎巨头。近日,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下了一张移动支付牌照。此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收购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拼多多关联公司也新增“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美团、小米、京东、滴滴、携程等在支付领域也都已有“照”在手。

分析人士指出,支付牌照已成巨头“必争之地”。相比借助第三方公司,自己拿下牌照做支付,能够节约通道成本,还能够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的闭环和数据沉淀,打造金融生态圈。同时,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的监管环境下,巨头自己拿下支付牌照,也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巨头纷入场 支付牌照成“标配”

近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发生股东结构变更,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此次华为全资控股讯联智付,意味着华为拿下了一张移动支付牌照。

与此同时,华为启动了支付业务相关招聘计划。在华为官网的招聘栏目上,招募包括移动支付服务工程师、移动支付金融产品经理、电商支付产品架构师、电商支付风控产品经理等岗位。

事实上,支付领域早已是巨头的必争之地。今年年初,抖音支付上线,支持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卡的绑定支付,抖音还拿下了2021年央视春晚红包互动权。此前,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通过收购武汉合众易宝科技有限公司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去年底,拼多多上线了“多多钱包”,支持用户进行支付、充值、提现、绑卡等操作。今年1月,拼多多关联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项“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信息。

更早之前,美团收购钱袋宝、小米收购捷付睿通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京东、滴滴、携程等在支付领域也都已有“照”在手。

“支付牌照已成巨头竞逐的赛场,此次华为的入局既能够提升整个支付市场的活力,也表明支付牌照对于巨头而言存在较高的商业价值。”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说。

构建数据闭环 打造金融生态圈

专家表示,相比借助第三方公司进行支付业务,自己拿下牌照做支付,能够节约通道成本,还能够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的闭环和数据沉淀,并借此打造金融生态圈。

“首先,有了支付牌照自己做支付,能够降低成本,节省一笔不小的支付手续费。”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说。

例如,根据拼多多招股书,2018年,拼多多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支付解决方案、云服务和用户互动等多个领域合作。腾讯同意向拼多多提供微信支付服务,并根据交易收取支付处理费。

另一方面,专家指出,对于科技互联网巨头来说,支付牌照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企业可借此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圈。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除了构建自己的支付通道,支付牌照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构建账户体系,形成信息和数据闭环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用户画像。传统生态中,企业虽然也可以依靠姓名、手机号、邮箱等构建注册账户,但这些属于“弱验证”信息,价值有限;而支付账户需要绑定银行卡,属于“强验证”的金融类账户,沉淀的金融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

王蓬博表示,支付一直以来都是基础的商业赋能工具。作为平台类型的商家,没有支付就没有各种数据,就难以直接触达C端流量。有了支付牌照,形成自己的账户体系和用户绑定,才能够真正实现用户在自己生态体系的留存,为业务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开展金融增值服务。

苏筱芮也表示,支付作为金融业务交易流转的底层支撑,在金融生态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支付为节点既可以连接C端用户,又可以连接B端商户,还可以搭建开放平台聚合各类资源,支付能够与各种零售场景结合,充分发挥巨头的用户优势与流量优势。

持牌经营规避合规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支付属于金融业务,巨头自己拿下支付牌照,还有利于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近来,监管层频频喊话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发表研究文章《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中提到,要管理好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是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全面纳入监管,持牌经营,坚决制止违规监管套利。

同时,支付行业监管和市场准入也逐步趋严。今年1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将支付机构纳入了“先证后照”的准入监管体系,亦提高了支付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宽了央行对支付机构变更审批的事项范围,强化穿透式、多方位监管。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