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网络发展正当时 中关村科学城“星谷”悄然成形

2021-04-05 09:09:17|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卫星网络是未来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力量正加速凝聚,一个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的空天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卫星网络是未来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据预测,2025年,全球卫星网络接入设备将达2亿台套,市场规模约6000亿美元。

今年1月,《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将着力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基地和星座运控、运营平台。如今,在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型民营航天企业如春笋般破土,一个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的空天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

航天领域的新生力量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部的一处卫星测试场区,来自民营企业银河航天的通信系统专家们正在做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几分钟后,一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过境北京上空,工作人员使用手机连接卫星终端提供的WiFi热点实现了视频通话。

完成这项任务的,正是去年1月16日发射成功的银河航天首发星。银河航天首席技术官朱正贤说,由于目前只有单颗卫星,每次卫星过境能够接收信号的时间还很有限,但随着在轨通信卫星不断增多,用户就可以不间断地接收到信号。

传统的网络覆盖主要以建设基站的方式进行,但地面基站却面临着成本高、覆盖范围小的制约。在此背景下,卫星互联网应运而生。

朱正贤说,过去为人们提供服务的更多是高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部署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万千米处的轨道上。由于距离太远,制造和发射成本高,信号传输延时高,通信费用也较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科技进步正在改变全球无线通信的面貌和发展前景,其中近地宽带通信星座(轨道高度为200千米—2000千米)以其全覆盖、带宽大、成本低等优势日渐兴起,成为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新方案。

在人们印象中,航天事业多由国家队大显身手,为何民营企业也进入到这一领域?“民营商业航天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对我国加速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航空航天产业处处长艾滨说。

中关村科学城“星谷”悄然成形

自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航天领域以来,以商业火箭、卫星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企业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200家,其中约有90家聚集在北京。

艾滨介绍,北京市结合卫星网络产业现有的基础和空间布局,提出要发挥“南箭北星”辐射引领作用。具体讲,在大兴区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做强“南箭”;在海淀区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基地和星座运控、运营平台,做强“北星”。

作为做强“北星”的关键之举,去年9月,中关村科学城“星谷”建设项目正式发布,即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即北清路沿线规划建设空天产业集聚区,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林剑华介绍,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集聚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形成了涵盖卫星研制、地面站与终端设备、卫星测控、卫星运营等的全产业链生态。

“卫星互联网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未来需要互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各方面的人才,而海淀区是这些人才成长的沃土。”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说。

据了解,“星谷”建设有近百万平方米的空天产业集聚区。同时,海淀将搭建卫星设计与中试服务平台、卫星测试服务平台、卫星测控运营服务平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服务能力。

此外,海淀为入驻“星谷”的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产业投资基金,初创期的房租补贴、研发投入补贴、人才公租房等。

政策助力带来强大动力

2020年,北京市将卫星互联网纳入北京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重点任务,今年1月,北京市经信局牵头出台了《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保费补贴、资金支持、空间布局、政府服务等难点、痛点问题。

艾滨介绍,这26条措施是北京市关于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专项措施细则,进一步增强了产业链企业发展信心,并将为新型卫星网络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这种支撑正在转化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为我们配备了企业管家,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一方面,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咨询或求助企业管家;同时,企业管家经常主动为企业推介、解答和争取相关政策,这都提升了企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比如我们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加急手续,企业管家多次时间帮助协调沟通。”银河航天战略合作总经理初肖洁说。

《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出一批协同应用场景。以2022年冬奥会为重大应用场景,推广卫星网络先进技术。推动卫星网络在雄安新区等京津冀智慧城市建设中先试先行,赋能城市全域感知、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等。同时,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北京将深度对接津冀地区,完善和丰富京津冀区域内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工信厅正在进行“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三地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将在下一步的规划里体现。

“尽管已经取得了诸多研发成果,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民营企业从事火箭、卫星研制,大都处于创新发展的初期,距离大规模产业化、批量化生产还有一段路要走。”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二处处长何建吾表示。

在朱正贤看来,商业航天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门槛高、投资大,比多数产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监管和行业政策的影响。他建议政府提前规划把控总体在轨卫星数量,加大低轨卫星发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民营企业的力量与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空间信息应用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