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华创”)年报显示,2020年度归母净利预计为4.60亿元至5.80亿元,同比增长48.85%至87.68%,受到市场追捧。
“十三五”期间,北方华创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5.7%和36.1%。上市公司市值也由2015年9月的68亿元增长到目前的近千亿元。
北方华创发展势头强劲,究竟有何奥秘?
站上风口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华创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邻居。与芯片制造大厂“零距离”,凸显了这家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企业“与下游客户无限接近”的用心。
记者走进北方华创二期生产基地,只见一派繁忙景象。在货场,10多个大型装备打包完毕,由大货车陆续发运。在万级洁净度的净化车间,穿着白、蓝、黄等颜色净化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流水作业。
一个花瓣形五腔室围绕传输平台前,研发工程师李鹏紧盯电脑屏幕,进行工艺参数调试。内置的自动机械手连续从操作台上抓取12英寸硅片,传输到各功能腔室,开展马拉松式的性能测试。
“这是为了确认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稳定可靠性。1个月后,它将分模块打包出厂。”李鹏告诉记者,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的研发制造极其复杂,涉及10多门基础学科,包括69个子系统模块、3套机械手、1.6万多张图纸、5万多个零部件和60多万行软件代码。刻蚀机更是涉及20多门学科。“在纳米尺寸上‘雕刻’芯片,对设备要求极高,既要做到均匀性刻蚀,还要进行严苛的颗粒控制。”北方华创总裁陶海虹说。
集成电路是数字时代的引擎。作为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型行业,集成电路装备行业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数据显示,2020年,行业前两名企业美国应用材料、荷兰阿斯麦尔营业收入均超过100亿美元,而我国的集成电路装备企业总营业收入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打造中国芯,装备要先行。2016年,北方华创由国企北京电控旗下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战略重组而来,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也是我国集成电路工艺装备领域规模、产品种类多的龙头企业。
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装备市场需求约占全球的20%,国产装备供应能力不足全球的2%,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近年来,随着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转移,加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国内共识,北方华创等国内龙头企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股权激励
机遇大,挑战同样很大。国产集成电路装备实现零的突破,要历经千辛万苦;产品研发成功后推向市场,又面临国际巨头专利布局、低价销售等困境,是巨大考验。但即便如此,北方华创没有后退半步。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吸引行业内优秀的人才来企业,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北方华创董事长赵晋荣说。
就在前几年,人才流失是北方华创为头疼的问题。“当时这里的工资收入没有和市场接轨,很难留住人才,企业发展也陷入低谷。”从业13年的符雅丽表示,集成电路行业门槛高、国内人才缺口大,资深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十分紧俏。2016年,她被另一家提供较好岗位和薪酬待遇的公司挖走,同一组同事约三分之一也都离职了。
2018年,北方华创迎来了转机,成为北京市首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试点企业,同年7月完成了首批341名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工作,以“2年锁定期+3年行权期”的机制实现了对核心人员至少5年的稳定和激励。2019年,北方华创实施了二期股权激励,实施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组合激励方式,将集团高管团队及所属子公司高管、业务负责人纳入激励范围。
“通过两期股权激励共完成了近800名核心骨干和管理团队的激励,核心人员主动离职率由15%以上降到2%以下。”陶海虹表示,北方华创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看到公司发展状况好起来,很多离开的人又陆续回来了。”符雅丽说。2020年,她回到北方华创担任刻蚀事业部产品总监,带领40多个工程师做研发,这是她工作以来忙的一年。与此同时,薪酬待遇也上去了。
“十三五”期间,北方华创引进一批行业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其中近10人为行业顶尖技术专家,引领北方华创产品开发,快速缩小与国外领先企业的差距。截至目前,北方华创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50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80%以上。北方华创开发的应用于先进逻辑芯片制造工艺和先进存储芯片制造工艺的硅刻蚀、金属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部分产品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直面市场
股权激励只是国企市场化改革的一招。近年来,北方华创以入选“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企业为契机,结合经营实际,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以适应集成电路装备全球化、高度垄断竞争、高科技的产业特征。
2019年底以来,光伏业订单激增,北方华创旗下现有厂房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抢抓机遇,企业于2020年启动生产厂房扩建工程,方案设计、立项审批、开工建设快马加鞭,并于当年12月下旬实现验收搬入,具备了年产800台的生产能力。
“通过改革,投资规模6000万元以内的项目,公司董事会下设执委会就能拍板。”北方华创副总裁文东表示,相较以往,企业内部审批流程提速,外部评审审批的周期和流程减少,提升了效率,增强了企业面对市场变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科学高效的经营决策机制,是北方华创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快发展的需要。北方华创于2019年底完成市场化改革后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负责公司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并被赋予了一定额度的重大投资、资产处置等决策权限。
北方华创经营管理团队也实现市场化转身。继全资子公司北方华创微电子先行试点后,北方华创集团层面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集团高管全部取消行政级别,人事档案由第三方机构管理。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水平,按薪酬与业绩“双对标”方式确定,同时设定高固浮比的薪酬结构,突出绩效薪酬“挣出来”的导向。
“通过改革,我们不仅增强了危机感,更激发了只争朝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北方华创副总裁王晓宁表示。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