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数字经济加速奔跑

2021-03-12 09:01:18|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位于青岛西海岸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基地。杨 瑶摄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张进刚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风口”。

为抓住新机遇,青岛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只争朝夕

发展数字经济是青岛立足自身禀赋、推动城市加速发展的可靠路径。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百余年来始终执着于工业制造的城市,青岛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6个,这是青岛数字化转型底气所在。

2019年,青岛出台了《数字青岛发展规划(2019-2022年)》,提出打造“数字山东”引领核心区、“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两年多来,数字青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中,青岛位居全国第七名。

今年新春伊始,青岛就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数字化发展。2月17日,青岛市市长赵豪志在主持召开数字青岛建设工作现场会议时提出,建设数字青岛对于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数字青岛建设摆在青岛发展全局中去考虑,作为当务之急,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

日前发布的青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数字牵引作用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强化数据资源、网络安全和数字设施支撑,提升数字生产力、竞争力。

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青岛的路径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赵豪志表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关键是把山东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做实做强,青岛将加快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搭建平台

在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域,青岛已然先行一步。

2020年初,青岛锚定城市发展新赛道,以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目标,全面发力工业互联网发展。短短一年时间,变化和成果令人瞩目,一个丰盈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在青岛加速形成。

青岛搭建了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海尔搭建的卡奥斯平台已经聚集了3.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开放式架构是该平台的优势:在通用型模块技术支撑下,卡奥斯可接入各个层级的企业和平台,大企业找解决方案,小企业找赋能模块,实现为百业助力。

大平台迅猛发展,一系列行业垂直平台也陆续脱颖而出。

赛轮集团搭建的橡链云平台,通过内置到轮胎的一枚电子芯片,实现了出厂轮胎与工厂的连接。赛轮智能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时采集每条轮胎行驶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关键指标,将数据传回青岛工厂的可视化监测界面上,确保安全行驶和快速故障检修。

青岛酷特智能专注实践“互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商业模式,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25%,成本下降了50%以上,利润增长了20%以上,力争以工业化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的智能运维大数据融合应用,实现了1200列动车组在线实时监控、运营故障预测,全面提高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运维水平。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是工业互联网与码头的业务生态深度融合的写照。

在自动化码头上,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实现“万物可连”,创造全球的生产效率:自动桥吊有条不紊地抓取货船上的集装箱,智能自动运输车繁忙却又非常有秩序地在码头上往来穿梭,自动轨道将集装箱高效地传递到等待接货的车上……

过去一年,青岛企业加速“触网”,数字化步伐越来越坚实。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3.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企业实现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

当前,青岛正充分发挥数字牵引作用,加快建设数字青岛、智慧城市,重点加快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放1000个“工业赋能”和未来城市应用场景,推进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资源集聚

数字经济是一个高度跨界、高度融合的产业,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支撑,青岛在这些领域不断突破,吸引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搭建起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圈。

以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歌尔等为代表,一大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和产业高端资源正在向青岛集聚,不断增强青岛在数字经济关键环节的竞争力。

目前,青岛已集聚1833家数字经济生态企业,建起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等全国性平台组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不同形式落地发展。

不仅如此,青岛还涌现出一批数字经济园区。5G高新视频园、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动漫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园区,累计引入企业总数达4367家。5G时空信息科技园、蓝色地球大数据等48个项目相继落户青岛。浪潮大数据产业园、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青岛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青岛还注重搭建新型基础设施,筑牢数字经济基石。目前,青岛已累计建成5G基站1.5万个,在移动网络全国测评中位列榜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关键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在上合示范区建设Handle标识解析全球辅根节点。该项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将与已经建立的北京主根节点共同为企业提供包括国际化标识注册、解析、数据管理和运行监测等服务,打造国际化数据共享交换服务体系。

此外,青岛还建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的家电、机械两个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机械标识管理平台已注册100万产品标识。

与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步的,是青岛创新能力的持续加码。为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青岛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海尔集团、青岛高新区、青岛蓝色硅谷和青岛莱西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创新载体在青岛已经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加速建设孵化,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24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300家,创投风投资本规模突破千亿元,人才总量达到230万人。创新要素的集聚,为这座城市集聚数字经济创新资源注入新动能。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