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表示:人民群众期待更高质量、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智慧医疗服务,而5G技术的兴起为医疗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建议,要加快5G医疗融合发展,助力我国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5G智慧医疗的发展。2020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下达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工信部和卫健委也下文强调要加大推进5G网络覆盖医疗卫生机构,应用5G切片、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为远程医疗提供更优网络能力等。
“当前,通信企业与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积极探索5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创新应用,在急诊救治、远程诊断、远程治疗、远程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8个重点领域进行5G应用场景创新研发,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郑杰表示。他同时就浙江移动在这方面开展的多项全国领先的有益尝试作了举例。“比如我们联合浙大二院,开展5G急救、5G无人机送血和5G远程超声等应用;联合浙大妇院开展5G+VR新生儿探视;与嘉兴一院共建‘5G移动CT车’,助力早癌筛查和疫情防控;与绍兴市政府、新昌县人民医院等开展‘无废城市’和‘5G医疗废弃物监管’等平台,成为医疗物联网领域的典型应用。”
“可以说,随着5G的进一步普及,5G智慧医疗临床需求与市场规模都将迎来快速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上,5G智慧医疗总体仍然是‘盆景’多于‘风景’,要实现整个5G智慧医疗产业化繁荣和老百姓有更好的体验感,还有很多路要走。”郑杰表示,并对几个实际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详细剖析。
首先,5G智慧医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以急救场景为例,我国现有急救车大多数尚不具备车载高清视频和生命体征数据实时采集传输能力,5G城市急救大脑和5G医疗专网也未建立,使得脑卒中、心脏病、危重妇儿等患者难以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得到5G赋能的“上车即入院”式的紧急救治,降低了患者治愈几率。
其次,5G智慧医疗信息化标准与规范不明确。5G技术应用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等行业标准未及时更新;5G智慧医疗在创新型医疗器械、终端设备接入方式、数据格式统一和应用数据传输等方面的规范缺失。
再次,5G智慧医疗应用生态尚待培育。目前相关的健康服务创新应用较少,项目多为运营商和医疗机构的先导性尝试,5G智慧医疗的规模落地亟待加大力度推进。
第四,针对5G智慧医疗的监管和数据安全保护有待加强。比如,5G远程手术的合规性、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归属、远程医疗手术网络容错率、远程设备自身的安全阈值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明确。同时,针对病患健康数据的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为加快5G智慧医疗融合发展,助力我国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郑杰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要统筹基础设施投入,建好智慧医疗的信息“高速”。要进一步加强5G智慧医疗顶层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效降低社会总体成本;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大健康”工作格局,建立一套全国适用的健康中国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并将5G智慧医疗作为其中的重点推进内容,支持浙江等先进省份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5G智慧医疗发展示范区。
二是要加快标准制定,进一步明确5G智慧医疗的行业规范要求。加强5G医疗应用标准的制定;明确二级医院、三乙、三甲医院在5G智慧医疗方面相应的建设要求;制定5G智慧医疗的评估标准,细化医院在5G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要求。
三是要加强应用推广,积极扶持5G智慧医疗产业生态繁荣发展。打造一批面向5G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融合创新载体;推进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加大补贴奖励力度;鼓励基于5G网络的家庭健康管理、5G网络门诊、基层5G远程诊疗和移动检查筛查等服务的推广;加大对5G芯片模组技术研发投入和规模推广的力度。
四是要明确监管要求,切实加强5G智慧医疗的规范管理。明确5G智慧医疗融合应用的安全规范和保障要求,明确5G远程手术各方责任、网络容错机制、设备安全阈值等相关要求,增强安全监测、评估、验证和应急处理能力;制定5G智慧医疗数据安全实施相关细则,明确医疗数据的所有者、控制者和处理者的权责,引导医疗数据分级开放、有序流动和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