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9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将两架无人机编组,通过光学中继,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显示出多节点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标志着量子网络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
据项目负责人谢臻达、龚彦晓教授介绍,研究人员使用两架无人机,以光学中继的方式,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了纠缠光子分发。
去年,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无人机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纠缠光子分发,我国学术刊物《国家科学评论》报道了相关成果。“我们的目标是构建量子网络,就必须实现无人机‘从一到二’的跨越。”祝世宁说。
“构建信息网络,必须依靠中继。”谢臻达告诉记者,“对中继的要求,一是损耗要小,二要保真度高。我们首次使用光学中继以减少损耗,增加了一架无人机,将其作为架无人机和地面站之间的光学中继节点。”
“无人机的载荷只有几千克,在相距1千米的两个地面站之间,要让移动中的无人机实现单光子的高精度跟瞄接收和重新发射,犹如百步穿杨。”龚彦晓介绍,通过多次实验,团队证明光学中继高度保持了光子对的纠缠特性,是一个有效的量子链路。
谢臻达说,未来可以通过高空巡航无人机建立300公里以上的量子链路,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城市和农村的小范围量子通信,充分利用无人机编组的灵活性,构建移动量子网络。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