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加出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

2020-05-26 09:07:34|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线上发布了《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我国卫星导航专利全球,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北斗产业加速发展。

专利申请累计超过7万件,保持全球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相关技术国际领先。白皮书显示,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快速推进,中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尤其是近3~4年专利申请势头强劲。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对中国专利授予机构的著录项目统计,2016-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连续三年年度申请量超过1万件。2019年申请量虽有所下降,但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公开时间),专利累计申请量已达到74897件,保持全球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介绍:“随着北斗应用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卫星导航技术专利申请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北斗的技术标准也加快走向国际。白皮书显示,2019年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并已经走向国际。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预计于2020年可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2019年北斗海外应用合作及贸易交往更加频繁,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2019年北斗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于贤成说。

北斗系统将开启大众规模化应用

“2019年,我国先后完成7次发射任务,将9颗北斗三号、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3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系统导航卫星。今年6月份,我国还将发射后1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随着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北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将进一步提升,达到完全服务能力,北斗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将更上一层楼。”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张全德介绍,到2020年系统全面建成之际,北斗将面向全球用户提供7大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所提供的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将为北斗高精度的泛在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而短报文与移动通信的结合,也将有望使短报文应用在手机市场有所突破,开启大众规模化应用之门。

“北斗三号卫星在广域增强服务、全球短报文服务、搜索救援服务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北斗特色,并在系统信号性能、系统传输和测距性能等方面实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局部领先。从全球范围来看,北斗三号短报文将可以提供全球服务,能够以快速低成本的方式补充完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信体系,为北斗系统开启更多应用,带来更多国际化市场。”张全德说:“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作为系统的独特与优势功能,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也将迎来功能性能的全面升级,区域服务容量提高到1000万次/小时。可以预见,高用户容量、大传输量、小型化、低功耗的北斗三号短报文服务,必将拓展形成更大的北斗通信服务新应用市场。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北斗短报文的资费也有望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对大众用户的吸引力。”

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机近300款,北斗产业前景广阔

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已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已成为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手机有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北斗应用正在诸多领域迈向“标配化”发展的新阶段。

“2019年,我国还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大幅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实现亚米级定位,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儿童手表、老人手环、宠物追踪器、对讲机、手机等设备中。随着5G的商用,一些新型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有望形成未来新兴市场。”张全德介绍,部分企业还积极结合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技术率先针对电力物联网、远洋船舶通信、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开展方案验证和实验应用。除了北斗三号短报文应用市场以外,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国内外工程施工领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创新应用发展,北斗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应用中的“千里眼”作用,在智慧铁路应用、智慧施工应用等方面形成新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