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直播顶500场宣讲”:疫情下的春耕“数字化”转型加速

2020-03-25 09:18:05|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今年春耕,突然而至的疫情扰乱了以往的生产节奏,“数字化”地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成了不少农民的选择。而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交流农业知识,农资企业运用互联网新平台进行销售和技术指导,也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常态。

“这20万颗‘彩虹瓜’苗是我们这半年的收入,每一颗我们都会细心照料。”二月底,河南省郸城县汲水乡种植大户左明飞有十几个大棚的精品西瓜迟迟没有发芽,这令他十分着急。

疫情管控期间,他只有选择远程向种子销售商求助。“我们本来在微信群里就经常交流,视频沟通后,我们发现是播种前少了浸泡和晾晒种子的步骤。”河南省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坤说,“通过后期加大灌溉量和覆膜的方法,这20万颗苗现在已经发芽了。”

打开赵志坤的微信界面,几十个微信群不断地弹出各类农事交流信息,“500人的大群我们就有十几个,根据种植品种进行专题交流的小群更是不计其数。”赵志坤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升至98.6%,互联网成为农民们解决农业和市场信息需求的主要方式。

顺应这一趋势,向数字化转型也成了面向农民的农资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对于农资企业而言,向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网上开店,还包括社群运营、农技指导、智慧农业等各个环节,涉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疫情期间,我们光直播就开了有近700场,主要内容包括农技知识讲座、农业政策介绍以及产品介绍。”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首席信息官沈冰说,“中化农业现在鼓励我们所有的渠道经销商和合作伙伴都向数字化营销转型。”

中化农业主营化肥、种子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及现代农业服务,目前,他们成立了数字化营销小组,涉及短视频、咨询、直播、社群运营等各个方面。疫情期间,中化农业综合气象信息和遥感数据的农业管理平台“Map智农”进行了免费推广,覆盖面积以每天10万亩农田的速度增加。

“农业和农资行业向数字化转型肯定不会是疫情影响下的一阵风。”沈冰说,“数字化以后一定会更重要。”

疫情也使中小农资企业意识到,传统销售和互联网运营销售“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方式将成为该行业的常态。

“往年春耕这种重要的时候,我们的业务员都已经到各地出差了,但今年主要就是直播。”仕邦农化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晶晶说,“我们农资行业的销售算是全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但现在所有同行都在加速向互联网、新媒体转型。”

仕邦农化2018年中开始新媒体营销的尝试,疫情发生后,他们已经做了6场直播,内容包括田间管理,无人机飞行喷洒以及农技答疑等,每场直播有4万到5万人参加,人数相当于约500场田间宣讲。

“互联网打通了农资企业和农民间的中间环节。”张晶晶说,“我们的主力产品更注重田间技术服务,所以传统销售我们也不会放松,但一定会‘两条腿走路’。”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