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赋能效应日渐凸显

2019-12-21 10:45:11|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探索的不断深入,工业互联网正在赋能各行各业。在日前召开的“2019山西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峰会”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嘉宾和观众,就如何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落地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入快车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处长史达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夯实,“5G+工业互联网”融合探索持续深入,工业互联网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支撑,以及创新驱动、融合引领作用正在快速显现。同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完善,38个二级节点上线运营,标识注册量突破14亿,分布于17个省市,覆盖16个行业,接入企业超过900家。

在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武晋在会上表示,山西承担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双重历史使命,正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和期待十分迫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山西省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快,从概念的普及到进入实践的生根阶段,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工业互联网的经济效应正在凸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田野认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138.2亿美元,从2017年到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3.4%。2035年,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均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10万亿至15万亿美元。他指出,工业互联网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新兴业态,是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是推动工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将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

对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续合元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工业能力与IT能力的集成、融合和创新。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特别是工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是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即将数据化的制造资源在平台上进行模块化部署,进而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交易;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迭代创新,提升各创新主体掌握和运用工业知识的能力,大幅降低创新门槛。

催生创新,赋能各行各业

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系列成果。史达透露,当前,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赋能行业,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将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融合创新应用、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三个方面,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研发与新产品研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全国各省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果涌现。去年1月,山西首个工业互联网“装备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2019年11月,国家首个煤炭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落户同煤集团正式上线运行,并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通过开发各种工业数字化应用,促进提质降本增效。武晋表示,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将不断夯实网络基础,加快推动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与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度融合,以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牵引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田野认为,这具体体现在“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四个方面。在提质上,工业互联网能够大幅缩短研发周期,产品迭代速率提高16%,次品率降低34%,客户满意度提升20%;在增效上,设备运行效率能够提升19%,设备利用率提升13%,生产效率提升22%,计划效率提升47%,交付周期缩短40%,供应链运作效率提高40%;在降本上,用工量能够降低43%,综合成本降低19%,减少57%的资源浪费,综合故障率降低9%,能耗降低9%;在减存上,研发周期能够缩短34%,渠道库存减少27.5%,原材料库存减少26.6%,在制品库存减少60%。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知度不断提升,而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此,续合元指出,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我国多数企业属于中低端制造范畴,附加值低,需要提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价值。三是加速商业模式创新。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利润率低,需要将自身的能力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获得更多市场机会,通过创新性金融服务解决贷款等难题。四是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我国70多万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资金压力,需要更低成本、更便捷的信息化产品服务。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